按《华阳国志》记载,高山戏的孕育形成地“武都”作为地名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约在秦朝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武都道,在这段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氐羌白马族部一直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谭继合在《成都古为巢氏民族居住地续说》一文中考证,今西北藏族语言中,称村、街、都市为“都”,而这一带恰好是古氐羌民族聚居的地方。罗卫东先生在此佐证上论证:“武都”应该是当时用汉字记下的古氐羌族语言,是其自称。汉族在用汉字记音是,考虑到氐羌民族的特征,即“迫近戎狄”,修习战备,尚气力,以射猎为生(《汉书 ∙ 地理志》),“古为用武之国”(《翰墨大全》)等,所以写作“武都”。据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大全》载:古代有姓“武都”者,为氐羌族姓,分布于甘肃地区。《武阶备志》中记:自仇池政权灭亡后,氐(羌)人其种人留居武都者,有苻氏、杨氏、窦氏、苟氏、毛氏诸巨姓......迄今千年余,至今不绝。”在当今武都区北峪河流域柏林乡苻家坪、苻家塄、杨家庄、马街镇窦家山等地,以其姓氏为地名,以上诸姓居民几乎全村都是,极少其他杂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