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路考
张士伟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研究中心,甘肃陇南 742500)
摘 要:青泥路史称“蜀门”,是陈仓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险峻的地理位置,雄踞秦陇蜀咽喉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坐落在这条大道上的青泥岭和青泥驿,成为历代文人学士吟咏的重要对象。1055年,为避开高峻险阻、崎岖回远的青泥路段,北宋政府在其西面开辟了一条捷径-----白水路。虽然此后青泥路逐渐被废弃不用,但是它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关键词:青泥岭;青泥路;青泥驿
张士伟(1967-),男,河北省威县人,陇南师专文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陇南地方史。
历史上,从关中穿越秦岭通往汉中的道路,自东向西主要有子午道、傥骆道( 也称作骆谷道)、褒斜道(也称作斜谷道)和故道(也称作陈仓道、散关道、嘉陵道),另外,还有从天水到汉中的祁山道。其中故道在周祁《散氏盘》铭文中称作周道,其开辟时间最早,唐时被定为官方驿道。它北起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出散关,越马岭关( 今陕西凤县西南),经青泥路、兴州( 今陕西略阳),向东南抵汉中。其中青泥路是故道最险要的一段,“大抵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路称首。”[1]目前,史学界对蜀道的研究比较充分,大量论著和论文相继出版和发表,但是对青泥路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青泥路是指从河池驿出发,经固镇、牟家坝、石家峡、青泥河、青泥驿、孟家滩、武家坪,最后到鱼关渡的路程,大部分位于唐宋时期的凤州河池县和兴州长举县接界处的青泥岭上。青泥岭史称“蜀门”,西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介于古兴州长举县、成州同谷县和凤州河池县之间。整座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三十余公里,为青绿色风化岩石所构成,高险峻拔。如遇雨水冲刷,泥浆呈青绿色。据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为青泥岭。”[2]卷25铁山是青泥岭的最高峰,海拔约1746米。《徽县志》中有关于青泥岭的说明:“青泥岭,(在徽县)东南25里,其南最高峰为巾子山,岭支山也。唐时入蜀要路,李白经此作《蜀道难》……巾子山,东南四十里,其山巅峦瑰垒,望之形似巾子,故名。不与众山相属,四围仰承如百体之尊元首然,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青泥,宋始称铁山)。陡壁直上约五六里至其巅。”[3]19-20唐中期发生安史之乱,潼关失守,唐玄宗从长安经青泥岭逃往四川。后来唐德宗和僖宗从四川返回长安时,也都走过青泥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