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的概念:“要解决(民族识别)这个问题需要扩大研究面,把北自甘肃,南至西藏西南的察隅、洛瑜这一带地区全面联系起来,分析研究靠近藏族地区这个走廊的历史、地理、语言并和已经暴露出来的民族识别问题结合起来。这个走廊正是汉藏、彝藏接触的边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政治上拉锯的局而。而正是这个走廊在历史上被称为羌、氐、戎等名称的民族活动的地区,并且出现过大小不等、久暂不同的地方政权。”他还进一步指出:“这条走廊正处在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1]由此看来,“藏彝走廊”之说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深刻理解的:其一是走廊的最北边界是在甘肃境内,最小的行政区划应包括现在的陇南、甘南地区,而不是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南[2];其二在这个走廊上活动最早的民族是羌、氐、戎等;其三、在走廊的现今地域,还沉积着许多活着的历史遗留,对历史与语言科学(含民族文艺)而言,有丰富资源,因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