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武兴国主杨文弘与姜太妃夫妇墓志考
蔡副全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甘肃 陇南 742500)
摘 要:2010年8月,陕西省略阳县横现河镇毛坝村出土了《杨文弘墓志》、《姜太妃墓志》,这是迄今发现氐族杨氏建立武兴国的原始凭证。杨文弘是武兴国的创建者,其妻姜太妃见证了武兴国前期发展的兴衰历程。这两通墓志对研究武兴国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氐族 武兴国 杨文弘 姜太妃 墓志
一、武兴国史略
在大动乱的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仇池山(甘肃西和南)、茄芦城(甘肃武都外纳乡)、武兴(陕西略阳县)和阴平(甘肃文县)等地先后建立起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五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表一),氐族杨氏自汉建安中杨腾徙居仇池推算起,前后持续约380年,与南北朝相始终。作为南北大国夹击中的地方政权,能够维持如此长的时间,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表一
政权名称
| 王位承袭
| 持续年代
(公元)
| 中心
据点
| 说明
|
前仇池国
| 杨茂搜—杨难敌—杨毅—杨初—杨国—杨俊—杨世—杨纂
| 296~371
(76)
| 仇池山
| 自杨茂搜称王至杨纂为符坚所灭,凡传8主,存76年。
|
后仇池国
| 杨定—杨盛—杨玄——杨难当—杨保宗
| 385~442
(58)
| 仇池山
| 自杨定开国至杨难当投北魏灭国,凡3代5主,存58年。
|
武都国
| 杨文德—杨元和—杨僧嗣—杨文度
| 443~478
(36)
| 茄芦城
| 自杨文德在刘宋扶持下称王至杨文度被杀,易4主,存36年。
|
武兴国
| 杨文弘—杨后起—杨集始—杨绍先—杨智慧—杨辟邪
| 478~506;530~553(53)
| 武兴
| 前期,始于杨文弘开国至杨绍先被俘,凡29年; 后期,以杨绍先复国至杨辟邪被杀,凡24年。 前后共存53年。
|
阴平国
| 杨广香—杨炅—杨崇祖—杨孟孙—杨定—杨法深
| 478~580(103)
| 阴平
| 自杨广香被封为“阴平公”至陈太建十二年(580)阴平国灭。凡2系6主,存103年。
|
武兴国,是氐族杨氏建立的第4个地方政权,以居地武兴(陕西略阳)为号[1]。武兴国是建立在武都国灭亡的基础上的。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封杨僧嗣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僧嗣死后,杨伯宜长子杨文度自立为武兴王。[2]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杨文度遣弟文弘伐仇池[3],魏急诏皮欢喜、梁丑奴、杨灵珍等率兵讨伐文弘,文弘战败弃城南走[4]。刘宋升明元年(477年)十二月,北魏大将皮欢喜破茄芦城,文度被杀,武都国遂灭。升明二年(478年)六月,杨文弘袭封武都王,退治武兴[5]。与此同时,杨文弘也向北魏表示了归顺之意,并遣其子苟奴入魏为质,于是北魏拜文弘为“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军、西戎校尉、武都王”[6]。齐建元三年(481年),文弘叛魏归齐,被封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7]。
建元四年(482年)九月,杨文弘卒,因文弘诸子皆幼,魏拜文度子后起为武都王,封文弘子集始为白水太守,集始不满,欲自立为王,却被后起击败[8]。永明四年(486年),杨后起卒。齐诏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魏亦以集始为武都王。[9]永明十年(492年)九月,杨集始率众攻齐[10],后在齐军多支步骑的联合攻击下,氐军败北,杨集始退守武兴。是年,集始朝魏,“拜督都、南秦州刺史、安南大将军、领护南蛮校尉、汉中郡侯、武兴王”[11]。 齐建武四年(497年),仇池公杨灵珍叛魏归齐,奉命攻打武兴,斩杀集始弟集同、集众,集始被迫降齐。齐永元二年(500年),杨集始率众自汉中北出收复旧地[12],归守武兴,但本人却困居魏都[13]。齐中兴元年(501年),拓跋禧谋反,集始告密,取得魏王信任,复以母老为由,解还武兴。天监二年(503年)十一月,杨集始卒,魏“拜督都、南秦州刺史、征虏将军、汉中郡公、武兴王。赠集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安王’”[14]。
杨集始死后,魏立其世子绍先为武兴王[15]。天监四年(505年),杨集起、集义立杨绍先为帝[16],率众氐叛魏,兵败,武兴被克。次年,杨绍先被浮[17],武兴国政权暂告结束。梁中大通二年(530年),杨绍先乘魏都内乱逃回武兴复自立为王[18]。大同元年(535年),杨绍先卒,国事由绍先子杨智慧、杨辟邪二人分管。后来,杨智慧率部归梁,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杨辟邪据武兴归魏。梁承圣二年(553年),杨辟邪反叛西魏兵败被斩。武兴从此灭亡。
武兴国自杨文弘开国到杨辟邪被斩,前后4代易5主,凡53年。
二、《杨文弘墓志》、《姜太妃墓志颂》铭文释录
2010年8月6日,陕西省略阳县西10余里的横现河镇毛坝村藩家湾(309国道北侧)建筑工地掘得两通青石墓志,经辨识,分别为南北朝时武兴国主杨文弘与夫人姜太妃墓志。
《杨文弘墓志》,出土时被挖掘机致残,碎块下落不明,所存上段残石今藏略阳县文化馆。以杨文弘去世时间推算,墓志大约镌刻于南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九月以后。原墓志铭文约10行,今存残石纵33厘米,横38厘米,铭文10行,行3~11字不等,字径2.8厘米(图一):
祖寿,尚书侍中、安东□□□□/父伯宜,镇□将军,谥□□□□/宋□使持节都□□□□/尉、北□州刺史、武兴(都?)/王,讳,字文弘,其先□□/蕃王。君少丁酷罚,长遭□□/□□南,尽养内亲,孝行既著。□□/言温,侠纩终能……/功金石祖祢……/□齐建元……
《姜太妃墓志》,又称《姜太妃墓志颂》,出土时右上角残泐,今存略阳县文化馆。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十一月刊石。墓志纵84厘米,横86厘米,厚14厘米,铭文19行,满行20字,字径3.2厘米(图二):
□□□□□□□□□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平羌/□□□□□□□□□王夫人姜太妃之墓志颂/
□□□□,□□□津。常羊启圣,龙首降神。耒搙其僡,/□□□□。□□所应,实钟夫人。邦家之宝,乡国所珍。/□□□□,□从能遵。功显中谷,义照河洲。窈窕淑女,/□□□□。声如黄鸟,行若尸鸠。蘋蘩朝荐,杼柚夕修。/□□□□,如有慇忧。烦姬赞楚,任似(姒)翼周。考绩我后,/□□加□。其恩如日,其泽如流。天步将臻,盛业方乱。/太山摧峰,邓林霄幹。既丧所天,复离国难。抚育孤弱,/僶俛朝旦。频经汤火,屡遭冰炭。内敏灵谟,外运神笇(算)。/灭景重晖,頺(颓)基复观。专政九龄,洪业斯赞。百福云集,/千灾雾散。乃修母仪,委重遗体。言则宣经,行必由礼。五/庙肃肃,二朝济济。柔风远覃,惠泽遐洗。方辞朱堂,/永宾玄邸。宝器空陈,玉镜徒皎。鹄閞苔绿,鳨灯衣缥。/哀恸人神,痛感禽鸟。金石有期,音晖无剿。/
维大魏正始元年岁次甲申十一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合/葬三徂永安陵/。
石工□/。
志音人(逆向刻)。
同地出土的还有3块画像砖,纵29厘米,横27厘米,厚7厘米,分别阳刻八仙桌、太师椅和人手形。
三、《杨文弘墓志》考
1.文弘父杨伯宜,为杨寿之子
《周书•异域传上•氐》载:“盛之苗裔曰集始,魏封为武兴王”[19]。《元和郡县图志》云:“难当弟伯宜为茹卢王”[20]。基于此,李祖桓《仇池国志·世系表》标示:杨玄、杨难当与杨伯宜、杨斌同为杨盛之子,而杨盛弟杨寿后裔无考留空[21]。不过,李祖桓已经注意到各类史籍中氐族杨氏称谓上的混乱:《宋书·氐胡传》、《魏书·氐传》、《通鉴》卷一三三诸书都作“僧嗣从弟文度”。《蜀鉴》卷六独作“僧嗣弟文度”。《梁书·西北诸戎传》作“文德弟文度”。《通典·边防典五》说,“难当从弟文度”。李祖恒“按语”说:“难当乃杨玄之弟、杨盛之子。如《通典》之说,文度为难当从弟,则文度必为杨盛同辈者之子。”[22]
《杨文弘墓志》载:文弘“祖寿”、“父伯宜”。又《晋书·姚兴载记上》有云:“(姚)兴遣其将姚硕德、姚敛成、姚寿都等率众三万,伐杨盛于仇池。寿都等入自宕昌,敛成从下辩(辨)而进。盛遣其弟寿距成,从子斌距都。都逆击擒之,尽俘其众。杨寿等惧,率众请降。硕德还师。”[23]姚兴伐仇池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上文中“盛遣其弟寿”、“从子斌”,可再证杨斌非杨盛子。既然杨伯宜、杨斌为杨盛弟杨寿之子,那么前文史籍中的称谓是非不辨自明。杨伯宜为杨难当从弟,文度乃文德从弟。但李祖桓先生推算少了一代人,当称“文度必为杨盛同辈者之孙”为宜。
杨寿生前职官史籍不载。《杨文弘墓志》云:“尚书侍中、安东……”。侍中,秦始置,初为散职。晋朝开始把侍中作为三公的加衔,并且参与执政,比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都高,相当于宰相。若是以“待中”“守尚书事”,则权大无比。即便仇池公杨盛也只是“车骑大将军加侍中”。因此,“尚书侍中”只是杨寿的虚衔或追赠。“安东”下泐必是“将军”或“大将军”诸字。安东将军,汉魏晋南北朝军事职官名称。四安将军(安东、安西、安南、安北)之一。《宋书·百官上》引鱼豢语:“镇北、四安,魏黄初、太和中置。”[24]晋以后又以将军持节为都督方有握兵实权,四安将军地位渐轻。北魏、北齐用作安置勋旧的虚号。
在中国封建社会,谥号是对中央王朝帝王及显赫臣吏生平事迹的溢表,而谥王只有皇帝本人及宗室才能享受。氐族杨氏“私谥”现象屡见不鲜。据《魏书•氐传》记载:杨定死,“谥定为武王”;杨盛死,“私谥曰惠文王”;杨玄死,“私谥孝昭王”;难当“卒,谥曰忠”;杨集始死,“谥安王”。这就充分表明氐族杨氏是将自身政权当作堂堂正正的中央王朝看待的。自后仇池国杨盛以后,开始效仿中央王朝创建谥封制。杨伯宜,字号无考。《杨文弘墓志》云:“镇□将军,谥……”。可见杨伯宜死后也曾谥王,可惜谥号泐损。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杨伯宜生前曾被封拜“茹卢王”[25]。“茹”疑即“茄”之误。“茄卢”即葭芦[26],武都国立国之地,故城在今甘肃省武都区东南外纳乡。
关于杨后起的身世也需进一步探讨。《南齐书•氐传》称“难当正胤杨后起”是“文弘从兄子”,又云“文弘遣从子后起进据白水”[27]。而《魏书•氐传》云“鼠死,从子后起统任”[28],《资治通鉴》又说“杨文弘卒,诸子皆幼,乃以兄子后起为嗣”[29]。究竟后起为文弘“兄子”还是“从兄子”,史籍各执一词。一般称兄弟的儿子为“从子”,堂兄弟的儿子为“再从子”。《朱子语类》载:“据礼,兄弟之子当称‘从子’为是,自曾祖而下三代称‘从子’,自高祖四世而上称‘族子’。”[30]前文已探明,文度、文弘非杨盛孙。那么从佛狗—杨寿(杨盛)—杨伯宜(杨难当)—杨文弘(杨文度)—杨集始(杨后起)推算,至杨后起已相隔五代。所以,若后起为难当孙,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文弘从子。综上所述,《资治通鉴》所载为是,杨后起乃文弘兄文度之子。至此,李祖桓所列“仇池杨氏世系表”应予纠正(表二)。
表二 仇池杨氏世系表(部分)
2.杨文弘名“”,字文弘
《魏书·氐传》云:
文度弟弘,小名鼠,犯显祖庙讳,以小名称。鼠自为武兴王,遣使奉表谢罪,贡其方物,高祖纳之。鼠遣子苟奴入侍,拜鼠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军、西戎校尉、武都王。鼠死,从子后起统任。[31]
《杨文弘墓志》谓:“(武兴)王讳,字文弘”。(shǔ),即“黍”,汉《孔宙碑》有“丰年多”句,《隶释》云:“,即黍字。”[32]隋·智永《真草千字文》:“我艺稷”、唐《兖公颂》:“麦香已谣,离云述”,皆将“黍”写作“”。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民国《西和县志》云:“黍,俗名糜子,有黑黄二种,舂去外壳俱称黄米,夏初种,秋末收,是为秋田,近城者甚少,山坡硗地多种黄者,然亦不过十之一二。穗制成帚,仅供土人自用。”[33]杨文弘以“(黍)”为名,应与仇池山一带盛产此类谷物有关。史籍称文弘名“鼠”似有误,氐族无独立文字,“鼠”、“黍”音同,疑以音讹变。
《杨文弘墓志》下半泐损,故铭文不全。杨文弘建国之初即先后得到刘宋王朝和北魏的封爵:宋“以文弘督北秦州诸军事,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袭封武都王,(辅国)将军如故”[34];魏授“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军、西戎校尉、武都王”[35]。据此可补《杨文弘墓志》缺泐:“宋故使持节都督、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兴(都?)/王。”
杨文弘卒于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九月丁巳”[36]。《墓志》末行“齐建元……”之“元”字隐约可见。
四、《姜太妃墓志》考
1.姜太妃即杨文弘妻、杨集始母
《南齐书·氐杨氏传》载:“(永明)五年,有司奏集始驱狐剪棘,仰化边服。母以子贵,宜加荣宠。除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假银印。”[37]
上文所谓“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者正是墓主人——杨文弘妻、杨集始母——姜太妃。太妃,是指皇帝生母不能尊为皇太后时所用名号,即皇太妃。可见姜太妃并非杨文弘正室夫人。据《杨文弘墓志》及相关文献,可试补《姜太妃墓志》前两行所缺十八字:“宋故使持节都督、北秦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兴王夫人姜太妃之墓志颂。”需要说明的是,文弘守武兴,宋、魏皆封“武都王”,但他却“自为武兴王”[38]。所以,有时中央王朝的封拜与自封往往不尽一致。文弘兄文度亦如此:宋封为“武都王”而“自立为武兴王”[39]。谛审《姜太妃墓志》第二行“王”字前尚有一“、”部,疑即“兴”下部笔画。当然,武兴氐杨氏不愿袭旧封“武都王”,乐以据地“武兴”名其王,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文弘子集始的封号也不尽统一。李祖桓先生也提到这一点:
《北史·氐传》说,“魏复封集始为武兴王”。《蜀鉴札记》卷六说,“《北史·氐传》魏复封集始为武兴王,下文亦称武兴王集始”。又《周书·氐传》也说,“盛之苗裔曰集始,魏封为武兴王”。而《蜀鉴》卷六及《通鉴》卷一三六,《南齐书·氐传》卷五十九,《魏书》卷一○一,《梁书·西北诸戎传》卷五十四都说,“集始为武都王”。[40]
2.“常羊启圣,龙首降神”与姜太妃族属考
《姜太妃墓志》第二行云:“常羊启圣,龙首降神”。常羊,或作“常阳”,山名,首见于《山海经》[41]。《山海经· 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赵子贤早在1936年就提出,形天是氐人的祖先,“常羊之山,即今西和仇池山”[42]。
“常羊启圣,龙首降神”一语,在讲述“姜”姓源流的同时,又将氐族杨氏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与发祥地仇池山相关的远古神话联系在一起。罗泌《路史》卷10说伏羲“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注云:“《遁甲龙山图》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之治也。即今仇池山,伏羲之生处。地与彭池、成纪皆西土。”[43]皇甫谥《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44]“巨人迹”即 “大人迹”,在仇池山是有传闻的。《新唐书·五行志》记:“久视二年正月,成州有大人迹见。”[45]《元丰九域志·附录》成州古迹条云:“大人迹,唐天后时成州言:大人迹见仇池山。”[46]久视二年,即唐武后大足元年(701年),武则天就是因为“大人迹见仇池山”才改元“大足”年号的。“龙首降神”妙称姜太妃为炎帝之后。铭文“任似翼周”即“任姒翼周”,《帝王世纪》又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易疏》作任巳),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47]
《姜太妃墓志》的发现充分说明,与仇池山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直就在氐族及秦陇一带流传着。正如赵逵夫先生的推断那样:氐人发祥于仇池山。而且氐人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战国、秦汉时一直有人聚居在仇池山一带。[48]
武兴姜氏为氐族大姓。《梁书·武兴国传》载:“武兴国……其大姓有苻氏、姜氏。”[49]《裴骏传·附裴宣传》云:“改宣所莅为南秦州……武兴氐姜谟等千余人,上书乞延更限,世宗嘉焉。”[50]《周书》载:“(世宗时)氐酋姜多,复率厨中氐、蜀攻陷落丛郡以应之。”[51]综上述,姜太妃必然也是氐族。
3.姜太妃在重振武兴国中的作用
《姜太妃墓志》云:“天步将臻,盛业方乱。太山摧峰……复离国难。抚育孤弱……频经汤火,屡遭冰炭。”墓志所述皆与史迹契合。自建元四年(482年)杨文弘卒至天监二年(503年)杨集始去世的20年,是武兴国内忧外患、举步惟艰的20年。其间武兴国经历了“三落三起”的艰苦磨难。
先是,南齐以“文弘诸子皆幼”为名,拥杨文度之子后起为武都王。集始虽自立为王,却被后起击败。直至齐永明四年(486年),杨后起卒,才以集始为武都王。此“一落一起”。
齐永明十年(492),集始率众攻齐,溃还武兴,请降于魏。齐建武二年(495年),沮水氐杨馥为齐攻武兴,集始败走下辨(今甘肃成县),之后,集始借助北魏力量夺回武兴重新称王。此“二落二起”。
齐建武四年(497年),杨灵珍叛魏归齐,攻武兴。八月,杀集始弟集同、集众,集始被迫降齐。九月,魏将李崇袭克武兴,武兴归魏。魏景明元年(500年),魏还授集始爵位,次年解还武兴。此“三落三起”。
姜太妃与其子集始共同经历了武兴国的屡蹶屡兴。在这跌宕起伏的年代,母后姜太妃“言则宣经,行必由礼”,承担起“抚育孤弱”,为国分忧的重任。杨文弘有七子:苟奴、集始、集同、集众、集起、集义、集朗。文弘妻妾除姜太妃外史籍均未载录,既然说“抚育孤弱”,可见文弘七子并非皆由姜太妃亲生。苟奴已“入魏为质”,而文弘卒时集始尚在“诸子皆幼”的行列。集同、集众又于建武四年(497年)被杨灵珍所杀。魏景明二年(501年),集始由魏都解还武兴的理由正是“寻以母老”[52]。可惜,还武兴一年后即病逝,姜太妃则于次年——“魏正始元年(504年)岁次甲申十一月”离开人世。
《姜太妃墓志》云:“五庙肃肃,二朝济济”。自佛狗而下至杨集始正好是“五庙”(见表二);姜太妃经历的二朝即杨文弘、杨集始二主。
五、墓志结构与书法风格
《杨文弘墓志》镌刻于宋末齐初。铭文采用散体传记式,行文简略,首先直述祖、父名字、封谥,继而对墓主文弘讳字、职官、赠拜及生平事迹作概要介绍。末行似有卒享年月,但石刻泐损,无从辨识。其书法淳朴雄强,结字方正,行笔从容,在隶楷之间,笔力遒劲,体势多变,与康有为誉为“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有几分肖似。
《姜太妃墓志》由首题、志铭和尾记三部分构成,其主体为“志铭”。志铭皆为四言韵文,五次转韵,内容也随之分作5层。第1层,溯源:津-神-□-人-珍-遵;第2层,溢德:洲-□-鸠-修-忧-周-□-流;第3层,纪事:乱-幹-难-旦-炭-笇(算)-观-赞-散;第4层,表功:体-礼-济-洗-邸;第5层,状哀:皎-缥-鸟-剿。该墓志文辞古雅,对偶精工,事典博赡,声韵和谐。这类“志铭型”墓志,多出于北魏景明、正始年间,如《赵谧墓志》[53](景明二年,501年),《元定墓志》[54]、《元荣宗墓志》[55](景明元年,500年)。但多达400余字的铭文,却对墓主人的名讳、籍贯、家世等只字不提,实属罕见。《姜太妃墓志》书法挺拔竣整,骨力洞达;结字纵方,疏密有致;行笔爽利,方圆兼施;神采超然,随遇而安。与同出氐族杨氏且年代相近的书法名品《杨大眼造像》笔意时有暗合之处,而竣整过之。
六、武兴城、永安陵考
武兴城,故址在今陕西略阳县治。《隋书·地理上》:“顺政郡,后魏置东益州,梁为武兴蕃王国,西魏改为兴州……顺政,旧曰略阳。”[56]《元和郡县图志》云:“武兴,即今州(兴州)理是也。杨鼠既王武兴,又得武都、河池二县之地……州城,即古武兴城也。”[57]《略阳县志》称:“武兴废城,在县东关宋吴曦王宫室故址,碑存文剥。”[58]《读史方舆纪要》也说:“武兴城,即今县。”[59]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叛宋降金,拱手相让关外四州,“表铁山(今甘肃徽县南)为界。曦即以兴州(略阳)为行宫,改州为兴德府,称蜀王”[60]。
《姜太妃墓志》云:太妃死后“合葬三徂永安陵”。徂,通“殂”,即死亡。刘熙《释名·释丧制》谓:“徂落,徂祚也,福祚,殒落也。徂,亦言往也,往,去落也。”[61]戴侗《六书故·人九》:“徂,人死因谓之徂。生者来而死者往也。”[62]姜太妃去世时,杨文弘与杨集始已亡故,故合称“三徂”。《杨文弘墓志》、《姜太妃墓志》的出土,证明永安陵即武兴氐杨氏的皇家陵园,在略阳县西十余里的横现河镇毛坝村藩家湾。该地河谷平坦,两侧群山环抱,山水清幽,景色宜人,真可谓风水宝地。据目击者讲,当时曾掘出三通墓志,其中一通被随即掩埋。所掩埋者抑或为先姜太妃一年去世的杨集始墓志,当有待来日掘考。武兴国处于氐人杨氏政权的衰落期,其偏居武兴一隅,在南北朝的夹缝中,依靠寄附延续了80多年,从《姜太妃墓志》可以看出其生存的艰辛。武兴永安陵及相关墓志的发现,也反映了氐族杨氏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向南北朝皇家礼制的学习。
七、关于白马人族属的思考
分布在四川平武、九寨、松潘等县和甘肃文县的白马人族属问题,一直是白马研究十分关注的问题。1978年和1979年先生两次组织人员实地考察,并召开学术讨论会。其中徐中舒、缪钺、孙宏开、李祖桓、邓子琴、赵卫邦、陈宗祥、尚理、蒙默等10余位学者一致认为白马人为氐族后裔;藏族学者桑木旦、索朗多吉等认为是藏族;任乃强则认为是古代“宕昌羌”的后裔;王家佑认为是格萨尔王的后裔。也有人主张是其他民族。近年,又有赵逵夫、黄英、蒲向明等学者赞同氐族说。
参考文献:
[1]姚思廉.梁书:西北诸戎传(第5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816.
[2][6][11][13][14][17][28][31][35][38][39]魏收.魏书:氐传(第10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31-2233.
[3][5][34]沈约.宋书:氐胡传(第9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11.
[4]魏收.魏书•卷7上•高祖本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
[5]同[3].
[6]同[2].
[7][10][27][37]萧子显.南齐书:氐传(第5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29-1030.
[8][29][3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4250.
[9]同[8]:4271.
[12]同[8]:4480 .
[15]同[8]:4533 .
[16]同[8]:4552 .
[18]张维.仇池国志[M].兰州:甘肃省银行印刷厂,民国三十八年(1949).
[19]令狐德棻.周书(第4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895.
[20] [57] [6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22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569-570.
[21]李祖桓.仇池国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208.
[22]同[21]:104.
[23]房玄龄.晋书:姚兴载记上(第117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2984.
[24]沈约.宋书:百官上(第3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26.
[25]同[20].“难当(从)弟伯宜为茹卢王。伯宜孙(子)鼠分王武兴。按武兴,即今州(兴州)理是也。杨鼠既王武兴,又得武都、河池二县之地。”其注云:“考证:《梁书·武兴国传》‘茹’作‘茄’,纪事与名称亦别,此志盖杂采魏、晋、北史各篇,故多异词。又按《北史》、《水经注》作‘葭芦’,‘茹’字盖误,乐史同。”
[26]吴鹏翱.武阶备志:郡县治城邑考(第3卷上)[M].同治十二年抄本.武都区图书馆藏。 书中记载:“葭芦故城,在州东南七十里,至长松县五十二里,即三国邓艾、姜维相持及后魏杨文德守之处。西魏平蜀,于镇置葭芦县,属武阳郡。宇文泰废武阳,县并废,并入长松。按,即今之硙纳。”
[30]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01.
[32]洪适.隶释·隶续[M].北京:中华书局,1986:82.
[33]朱绣梓.西和县志:物产(第3卷)[M].1947年刻本.
[40]同[21]:115.
[4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2]赵子贤.形天葬首仇池山说[J].甘肃民族研究,1988(1).
[43]罗泌.路史:后记(第1卷)[C]∥四部备要(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59.
[44]皇甫谥.帝王世纪[C]∥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
[45]欧阳修.新唐书:五行志(第3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955
[46]王存.元丰九域志: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590.
[47]同[44]:3.
[48]赵逵夫.形天神话源于仇池山考释[J].河北大学学报,2002(4):48.
[49]同[1]:817.
[50]魏收.魏书:裴骏传(第4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23.
[51]同[19]:896.
[52]魏收.魏书:杨椿传(第5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85.
[53]李俊卿.北魏《赵谧墓志铭》跋[J].文物春秋.2003(6):72.
[5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0.
[55]罗新,叶炜.新出土魏南北朝墓志疏证[M].中华书局,2005:52.
[56]魏征.隋书:地理上(第2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822.
[58]李遇春.略阳县志:古迹(第1卷)[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1963.
[5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第56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01.
[60]同[59]:2702.
[61]刘熙.释名:释丧制(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0.
[62]戴侗.六书故:人九(第16卷)[C]∥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301.
[64]同[58]:祠祀(第2卷).
[65]同[58]:人物(第4卷).
[66]同[58]:山川(第1卷).大景山,在县南一里,宋改灵峻山,俗因林木茂盛,雨落有声,名曰“雨号”。
[67]谭瑀.略阳县志:舆地部(第1卷)[C]∥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321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42.文笔山,在今城西四里许嘉陵江南岸。《旧志》:在西南三里。一名大景山,一名灵峻山,一名雨号山。孤峰卓立,山阿有武都王庙,庙旁有石符,旱祷于庙,印符取泉,雨随至。又名土主山。
[68]同[58]:碑碣(第1卷).
[69]同[58]:文章(第5卷).
作者简介:蔡副全(1970-) ,男,甘肃文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陇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