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杜甫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他诗歌的转折点。国破家亡,万象凋零,哀鸿遍野。家国的不幸,使他的诗歌更沉入到社会底层民瘼,更为凸显了他的诗歌“诗史”的性质和价值。乾元二年(759)初冬,杜甫迫于生计,离开生活四个多月的秦州,经过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等,拖家带口来到“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发秦州》)的“南州”(即同谷,今成县)。然而杜甫到同谷后,本为温热的希冀变成冰冷的失望,同谷“佳主人”并没有给他以实际的帮助,落难无助的诗人过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同谷七歌(一)》)的悲辛生活。无奈,月余之后杜甫只得再次流浪,翻过徽县木皮岭,到达嘉陵镇的白沙渡,顺嘉陵江而下,到成都投靠时任剑南节度使的好友严武。杜甫在陇南所写的二十三首纪行诗,是他的诗歌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按照杜甫由秦州(今天水)到同谷,再由同谷至成都途经陇南时的行旅顺序,归置如下:作于礼县境内的有《盐井》;作于西和境的有:《寒峡》《法镜寺》《青羊峡》《石龛(今西和坦途关)》《龙门镇(今西和石峡)》;作于成县境的有:《积草岭(今成县西北,龙门镇与泥功山之间)》《泥功山》《凤凰台》《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万丈潭》《发同谷县》;作于徽县境的有:《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作于两当境的有:《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1]杜甫流寓陇南期间饱尝艰辛,相对同样作于他后期的“三吏”、“三别”而言,杜甫在陇南的诗作侧重于抒写个人困蹇,忧身伤怀,也使他的诗风更为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