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廖立新在陇南师专“陇南文史研究中心”“陇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日期:2014-05-22 16:03:08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

中共陇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立新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硕果累累的暮秋时间,我们相聚在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美丽成州,召开陇南师专“陇南文史研究中心”、“陇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陇南市委宣传部,对两个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会议筹办单位陇南师专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陇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文明的踪迹,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在西汉水、白龙江流域多有遗存。陇南也是伏羲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从礼县秦西垂陵园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西汉水流域就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秦文化的重要源头。秦先祖早期在这里发展生产,养精蓄锐,傲视群雄,最后统一六国。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武都郡,中央政权对陇南的行政领导大大加强。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曾在此“六出祁山”。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南出现了先后由氐、羌民族建立的五个地方政权,持续近三百年。隋唐时期,陇南结束了地方政权割据和连续战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宋金时期,陇南为宋金边境,成为当时宋金的斗争中心。由于几十万大军长期驻守和大规模屯田,军粮物资的运输,道路的修建,有力促进了陇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元蒙统治时期,虽然在陇南历史的各个阶段中时间最短,影响却很大。近现代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两当兵变,点燃了甘肃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唤起了陇原人民的觉醒,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长征都经过陇南。尤其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宕昌哈达铺休整,作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使哈达铺成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和转折点,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

历朝历代,或兵事、或经济、或宗教、或艺术,陇南都曾演绎出一曲又一曲历史活剧,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产生了众多文化珍品。正是由于民族之间的抗争、融合,文化的交流、演进,形成了具有陇南地域特色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碑刻文化、乞巧文化、白马文化、茶马古道、红色文化等文化现象。留下了西和仇池山伏羲崖、仇池古国遗址,礼县秦西垂陵园、祁山武侯祠,成县东汉“西狭颂”摩崖石刻、南宋吴挺碑、杜甫草堂,两当县果老洞、王羲之家谱等历史文化遗存和乞巧女儿节、白马人池哥昼、高山戏、春官、打锣鼓草、社火等众多古老灿烂的民俗文化。

近年来,陇南市已先后成立了民间文艺家协会、乞巧文化研究会、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秦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会、北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会等10多个研究会,为活跃地方文化特别是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及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陇南师专是我市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是陇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的重镇。希望贵校以两个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在以后的工作和教育科研中,弘扬优秀传统,秉承先进办学理念,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切实担负起陇南文化建设的重任,多出成果,多培养人才,为建设幸福美丽新陇南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最后,祝各位专家学者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分享到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学院 陇南文史研究中心  电话:0939-3201436  来稿邮箱:lnszwsyjzx@163.com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742500)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