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再谈陇南乞巧的程式、时间及其他
日期:2016-07-05 08:59:36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

从近几年所有发表的一些论文看,特别是在最早《西和乞巧风俗志》一书关于乞巧仪式的介绍是从开始到结束只有有七类仪式。[1]同样,收入该书的雷海峰先生的《关于传承与保护西和乞巧文化的思考》中也是七种仪式,也包括收入该书的其他学者的文章也是其中程式。[1]著名民俗学者、兰大教授柯扬先生在《浅谈西和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其地域性特征》一文中指出:乞巧节程序有制巧、请巧、迎巧、坐巧、祭巧、唱巧、相互拜巧、娱巧、跳麻姐姐、祈求神水、照瓣卜巧、转饭、巧饭会餐、送巧等十四个程式。[2]而陇南乞巧研究专家杨克栋先生则认为乞巧仪式是手襻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供馔、照瓣卜巧、送巧等12个方面构成的,[3]这一程式的总结更倾向于西和县城及西和南部的程式。陇南师专音乐教师张芳则从迎巧、素祭(乞巧、娱巧、抢香头、唱巧与乐、拜巧、跳麻姐姐、祈神迎水、巧饭会餐、馔饭、卜巧、送巧等1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4]。沈瑞各、沈文辉作品《西和县北部与礼县交汇地带的乞巧节》一文刊发于2013年陇南市委党校校刊《陇南论坛》上,后以《西汉水上游之乞巧民俗》专著(内部资料)印刷出来,其中内容程式包括主要从确定乞巧头、选择坐巧点、攒钱、排练演唱、生乞巧菜、染指甲、着装、灌蜡、找巧和剪巧、接巧、开光、供饭、敬神(祭巧)、参神、扫巧(扫天晴)、唱巧、拜巧、取水(迎水)、馔饭、照花瓣、跳麻姐姐、送巧、鸡毛搭桥、吃巧饭算巧帐等二十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整理,主要倾向于西和县北部与礼县交汇地带。[5]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教授则在《关于七夕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一文中指出:“完整有序地进行坐巧、请巧、造巧、迎巧、祭巧、唱巧、拜巧、卜巧、吃巧和送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2]则是从十个程式进行总结。中央民族大学陶立蟠教授则在《< 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一文中指出:“所以未出嫁的闺女,特别热心于乞巧活动,求容貌,求心灵手巧,就此创造了令人震惊的西和乞巧仪式文化。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拜巧、卜巧、照巧、送巧等一系列完整的仪式……”[2]从八个程式进行总结。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指出:“西和乞巧活动的内容,包括坐巧、迎巧、祭巧、娱巧、卜巧、送巧六个环节……”[2]刘锡诚先生在《“秦风余响”西和七夕风俗的复兴》一文中指出:“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六个环节(程序)。[2]叶舒宽先生在《乞桥、乞巧、鹊桥》一文中用了杨克栋先生的十二个程式,山东大学的叶涛教授也运用了这一观点。中国社科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明华先生在《七夕习俗与传说专名关系研究》一文中指出乞巧有七类仪式十六个活动……[2]刘宗迪、井长海两位先生在《陇南七夕风俗的异域渊源》一文中对乞巧程式的总结有“准备阶段、迎巧、乞巧、送巧”等四大方面。[2]新编《西和县志》(1996--2013)中也是七个程式。[6]西和一中教师王钊、王学义两位先生作为《西和乞巧风俗录》主要编辑和西和一中课题组的重要成员和策划者,他们也承认由于当时政府这边要拍摄电视专题片,逼得特别紧,必须要提炼几个程式,因为乞巧与七夕、七月七等有关,很大程度上就比较合理地凑了七类程式,而在以后的专家绝大多数都是引用的这一观点。而赵逵夫先生则将乞巧活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迎巧、祭巧、唱巧、拜巧、跳麻姐姐、祈神取水、转饭、会餐、卜巧、送巧等十多个程式。[7]

分享到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文史研究中心  电话:0939-3201436  来稿邮箱:lnszwsyjzx@163.com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742500)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