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从西和民歌看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以《西和乞巧歌》为例
日期:2016-07-05 08:55:07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

正如刘锡城先生所说的,西和七夕乞巧风俗是第一个在我国国家层面上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和的乞巧风俗及乞巧歌,作为“秦风”的遗响余韵,在周秦之后,特别是丝绸之路贸易通道衰败之后,被逐渐边缘化的封闭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途程,仍然能以比较完整的文化空间形态传承延续至今,意义非凡。七夕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全民性的节日不同,在其原初的意义上,其参与主体只限于未婚的少女,在其后的发展中,才逐渐把少妇这个群体也囊括了进去。节日的内涵,主要是由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六个环节组成的祭拜巧娘娘的仪式,并吟唱各种社会内容的乞巧歌。乞巧歌是社会历史和少女群体民俗的重要载体;乞巧歌是依附于七夕这一特定节候而产生的,以咏唱妇女所思所想为主要内容的的乞巧歌,表达普通劳动妇女社会心理诉求的一种口头说唱文学。故而,七夕节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女儿节。乞巧民俗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乞求巧慧”,让她们更加心灵手巧。因为“巧慧”是妇女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是她们改变悲苦命运的法宝,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早在1936年,西和籍学者赵子贤先生就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当地的乞巧歌,并将所搜集的59首西和乞巧歌按《诗经》的分类编排方法,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卷一为《风》,包括家庭婚姻篇、生活习俗篇、劳动技能篇;卷二为《雅》,包括时事新闻篇、传说故事篇;卷三为《颂》,包括坐神迎巧篇、礼神乞巧篇、看影卜巧篇、转饭送巧篇。但《诗经》中的“雅诗”和“颂诗”原本多为贵族创作,只有“风”诗才是真正的民间歌谣,是老百姓的创作。而西和所有的乞巧歌则完全是老百姓集体口头创作,早期并没有文字底本,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且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生活的内容,使这一千古流传的乞巧歌永葆艺术生机和生命张力。

分享到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文史研究中心  电话:0939-3201436  来稿邮箱:lnszwsyjzx@163.com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742500)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